close




視訊是由聲音以及會動的影像這兩個要素所構成。舉凡從電影、電視或是錄影機中所播放出來的內容皆屬於視訊視訊的基本原理簡單的說視訊是利用人眼睛有視覺暫留的特性,藉著快速撥放連續的靜態影像,造成畫面本身在動的錯覺。因此,視訊畫面播放可以視為前後關連之靜態圖像快速替換。而電視跟電腦則是將畫面轉為電子訊號,以很快的速度連續顯示在螢幕上。而為了讓動態之效果自然,每秒中所顯示的畫面個數就必須夠多,否則會產生停頓不連續的感覺。以電視畫面之呈現來說,它是以映像管中的電子束撞擊螢幕上的材質,以產生光亮及顏色。電子束有順序的撞擊螢幕上的每個點稱之為「掃瞄」,整個掃描的範圍稱之為「圖框」。電子束是以水平的方向進行掃描,因此每一條水平線稱為「水平掃瞄線」。而在掃瞄時將水平掃瞄線分為奇數與偶數兩組,依序分組掃瞄,這稱之為「交叉掃瞄」,交叉掃描的作用在使畫面看起來更為平順。畫面中的掃瞄線愈多,所顯現的影像就愈清晰細緻。一秒鐘所能播放的畫面數則影響到所播放出來的畫面效果是否平順。以掃描参數的不同而分為兩種系統:北美、南美、日本系統規格:525條掃瞄線、水平與垂直比4:3,掃描速度為30圖框/秒。歐洲系統規格:625條掃瞄線、水平與垂直比4:3,掃描速度為25圖框/秒。25圖框/秒已足夠補抓平順的動作,而若以交叉掃描方式進行掃描,每次掃描區域為半圖框,稱之為「圖場」,則掃描速度將會增為50圖場/秒,人們雖然能約略看出掃描速度25圖框/秒的閃動,卻無法分辨50圖場/秒的閃動,因此交叉掃描有助於使畫面看起來更加平順。然而,彩色影像需由三個光束掃描,每個光束是具有加成性的R、G、B三種原色訊號:三種光束通過不同的比例,搭配組合成為各種顏色形成一個合成訊號稱之為色度訊號。依據顏色系統來分,可分為三種規格:NTSC(NationalTelevisionStandardCommittee,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協會)規格、PAL(PhaseAlternatingLine,逐行倒相制)規格以及SECAM(SEquentielCouleurAvecMemorire順序傳送與儲存彩色電視系統)規格。除了色度訊號之外,彩色影像還包括了亮度訊號:它代表了影像的亮度變化,也就是黑白影像中的灰階亮度細節。其實人眼對亮度訊號比較敏感,所以彩色訊號可以不用太正確,但有趣的是,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的視訊圖像,起碼需要三個訊號組成,卻是一個亮度訊號與兩個色度訊號。還有一個問題是,視訊信號複合輸出時的亮度和色度會有相互干擾的現象,因此目前普通的電腦和視訊設備的連接,都採用亮度訊號和色度訊號分離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弱色度副波載對亮度信號的干擾,提高視訊的清晰度。事實上S端子的出現也正是為了解決干擾的問題,S-Video(端子)連接規格本身指的是Separate(分離),簡單地說,S端子的原理是將合成視訊信號中的亮度和彩度信號隔離傳輸,減少影像傳輸過程中的"分-合"的程式,並得到較理想的畫質。現在,S端子輸出模式因為性能優異,所以目前也相當的普及,而它也分為5Pin、7Pin和9Pin(甚至更多)的三種模式。5Pin的是標準模式,包含兩路視訊亮度訊號、兩路視頻色度訊號和一路遮罩地線。7Pin的定義相比之下並不統一,不同的廠家可能會對5Pin之外的另外2Pin作不同的定義。而9Pin以上的S端子,就更整合了另外的針腳定義,通常9Pin的S端子是多增加了兩路音頻訊號,從功能上來說,它無疑更有靈活度和相容性。在高級的VIVO的顯卡上,這個是常見的端子配置。視訊資料來源視訊資料來源在以前是透過攝影機將鏡頭捕捉的畫面儲存到膠卷或是磁帶中,經過適當的裝置將內容播放出來。但目前數位化科技越來越普遍,許多人擁有數位錄影機,能夠隨時隨地拍攝並將拍到的畫面直接儲存成電腦檔案,而且只要使用合適之軟體,就能製作出各種豐富的效果,方法十分簡易,一般人都能輕易做到以前專家才能做的視訊資料之處理與製作。因此現在網路上充斥著許多個人錄製的影像與短片。視訊除了畫面內容外,尚必須配合聲音同步播放,沒有聲音的視訊其效果將失色不少。數位系統數位化視訊的描述與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份:畫面的大小:畫面長、寬所佔的點數。一般規格是1024X768、1280X960及1600X1200。畫面影像的深度:記錄畫面上的一個點所需佔用的記憶體空間,和圖像的表示方法一樣,可有8位元256色、16位元高彩、24位元全彩以及其他的表示方式等等。24位元可顯示大約一千六百萬種顏色。畫面的播放率:每秒鐘要播放多少個畫面。不同於電視的類比影像,良好品質的電腦通常以每秒75次以上的速度掃描儲存於記憶體內的影像,所以以25圖框/秒的顯示速度,我們不需使用交叉掃描,而只需將記憶體中儲存的影像重複畫三次即可讓畫面平順。視訊內容:每個畫面的實際視訊內容。數位影像除了和類比影像皆有因顯示速度過低,而造成畫面不平順的閃動問題之外,數位影像還有一個抖動問題。舉例來說,在20圖框/秒的顯示速度下,我們以重畫相同的圖框4次讓螢幕每秒顯示80個畫面來避免閃動問題,但此時會有抖動問題產生。因此,良好的方法是以25圖框/秒的速度,每秒至少重畫兩次,而不需使用交叉掃描的方式。即時的影像成為數位化後,如何儲存與秀出便成為一個難題。如果以24bits的色彩品質來組成一個像框,那麼則大約需要lMB的電腦儲存空間;如此類推,如果一秒鐘呈現30個像框才足以成為全動、即時的影像,則會產生30MB的資料量,那麼目前120GB的硬碟也只不過可以裝下70分鐘的影像而已。而若考慮到傳輸的問題,如此大容量的傳輸也不是一件可行的方法,因此,如何大幅度的壓縮資料形成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yoyo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