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腦(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機』,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電腦,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複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位,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機,卻必須等到西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電腦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名字叫ENIAC。這部電腦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佔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電腦稱為第一代電腦。由於真空管體機大,又常發生故障,因此又發明了第二代電腦:使用耗電少、體積小、價格也便宜的電晶體來處理訊號。到了第三代電腦,使用體積更小、而且一小片的功能就等於數百個真空管的積體電路(IC)來處理訊號,到這個時候,電腦的體積也縮小了許多。到了第四代電腦,利用了體積比IC更小,而功能更強的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來處理內部訊號,使電腦的能力日趨強大。而這時期也發展了微型積體電路,將電腦的中央處理裝置(CPU,常聽到的Pentium系列就是指CPU而言)全部安裝在一個電路板上,大大縮小了電腦體積,而發展出個人電腦(PC)。~年表~1623年:德國科學家契克卡德(W.Schickard)制造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台機械電腦,這台機器能夠進行六位數的加減乘除運算。1642年:法國科學家帕斯卡(B.Pascal)發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機械電腦,首次確立了電腦器的概念。1674年:萊布尼茨改進了帕斯卡的電腦,使之成為一種能夠進行連續運算的機器,並且提出了“二進制”數的概念。(據說這個概念來源於中國的八卦)1725年:法國紡織機械師布喬(B.Bouchon)發明了“穿孔紙帶”的構想。1805年:法國機械師杰卡德(J.Jacquard)根據布喬“穿孔紙帶”的構想完成了“自動提花編織機”的設計制作,在后來電子電腦開始發展的最初幾年中,在多款著名電腦中我們均能找到自動提花機的身影。1822年:英國科學家巴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機,它可以處理3個不同的5位數,計算精度達到6位小數。1834年:巴貝奇提出了分析機的概念,機器共分為三個部分:堆棧,運算器,控制器。他的助手,英國著名詩人拜倫的獨生女阿達.奧古斯塔(AdaAugusta)為分析機編制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批電腦程序。阿達和巴貝奇為電腦的發展創造了不朽的功勛,他們對電腦的預見起碼超前了一個世紀以上,正是他們的辛勤努力,為后來電腦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847年:英國數學家布爾(G.Boole)發表著作《邏輯的數學分析》。1854年:布爾發表《思維規律的研究——邏輯與概率的數學理論基礎》,並綜合自己的另一篇文章《邏輯的數學分析》,從而創立了一門全新的學科-布爾代數,為百年后出現的數字電腦的開關電路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數學方法和理論基礎。1868年:美國新聞工作者克里斯托夫.肖爾斯(C.Sholes)發明了沿用至今的QWERTY鍵盤。1873年:美國人鮑德溫(F.Baldwin)利用自己過去發明的齒數可變齒輪制造了第一台手搖式電腦。1886年:美國人DorrE.Felt(1862-1930),制造了第一台用按鍵操作的計算器。1890年:美國在第12次人口普查中使用了由統計學家霍列瑞斯(H.Hollerith)博士發明的制表機,從而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資料處理。此后霍列瑞斯根據自己的發明成立了自己的制表機公司,並最終演變成為IBM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yoyo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